首頁
|
資訊
|
市場
|
專欄
|
專家
|
文庫
|
美麗中國
|
健康生活
|
碳中和
|
企業
|
活動
登錄
|
注冊
資訊
高級搜索
資訊首頁
國內
國際
前沿
政策
訪談
獨家
更多
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前沿
打通動力電池回收關鍵堵點
2022.12.01
隨著我國電動汽車步入規?;占鞍l展階段,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受到廣泛關注。11月份以來,碳酸鋰價格創下60萬元/噸的價格新高,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顯得更為迫切。近日,工信部就擬公告的符合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
云南政校合作推進新污染物治理
2022.11.24
11月22日,云南省生態環境廳與昆明理工大學簽署《云南省新污染物治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科研攻關與成果應用、平臺共建和信息共享、基礎保障和能力提升等三大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共同促進科技..
黑龍江“三線一單”數據應用平臺正式投用
2022.11.01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獲悉,黑龍江省“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數據應用平臺經過近一年的試運行后正式投入使用,為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持,為規劃和建設項..
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今天啟航
2022.10.27
10月26日和31日,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255名隊員分兩批搭乘“雪龍2”船、“雪龍”船從上海出發,共同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預計2023年4月上旬返回國內。
雜交稻旱種讓荒山變糧倉
2022.10.24
日前,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云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雜交稻旱種項目樣板區迎來了收割季。在收割現場,收割機來回穿梭收割已熟透的稻谷,村民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袋子,將稻谷裝進袋子里,經過現場稱重、扣除水分和雜質后,得出了測產結果..
數字化助力能源高效利用
2022.09.15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維護國家資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在能源利用方面,如何加強節約、高效利用?如何有效促進生產領域節能降碳?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
北京三號B衛星發射!可為生態環境監測提供遙測數據服務
2022.08.26
據北京日報消息,8月24日11時0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北京三號B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34次飛行。
能耗雙控轉向“碳雙控” 電力行業加快清潔低碳轉型
2022.07.18
電力行業加快清潔低碳轉型
官方發布,這些環境相關重大科技難題應關注!
2022.06.28
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工程技術創新具有關鍵作用,對產業發展具有引領作用。昨日,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30個重大問題難題,引領科技攻關方向。
高出1.5°C?未來5年全球這一升溫幾率已增至近50%
2022.05.19
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最新氣候通報指出,在未來5年,全球年均溫度有50%的幾率至少有一年暫時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C ,并且這一可能性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全國首張綠色電力交易憑證開出!經電力交易部門和碳排..
2022.04.27
4月26日,全國首張經過電力交易部門和碳排放管理部門共同認證的綠色電力交易憑證在湖北武漢開出,標志著電碳協同邁出實質性的關鍵一步,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成功發射
2022.04.18
本報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6日2時1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具備二氧化碳激光探測能力的衛星,可實現對大氣細顆粒物、污染氣體、溫室氣體、云和氣溶膠以及陸表、水體..
加載更多
熱點專題
溫差半度·氣象迥異
本周,聯合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一份重磅報告…
綠領袖-跨界思維下的環境治理
近期,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眾多商業領袖和嘉賓一起分享有關環境治理的危機與出路的一…
環保頭條
南京:守護藍天,我們甘愿匍匐向前
環保產業展現廣闊投資空間
污泥處理前景看好 企業該如何抓住機遇…
落實水污染防治計劃 水質監測覆蓋全國…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環保網
京ICP備12004549號-1 京ICP證07072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148號
经典老肥熟妇在线视频,无人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嗯…深一点再深一点